您的位置:首页>旅游 >

以乐致哀 虽悲尤喜,探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昭通“四筒鼓舞”-每日焦点

2022-12-21 13:37:52    来源:文旅头条

四筒鼓舞,又称“跳鼓”“跳丧鼓”,因舞者四人身挎“筒鼓”击之舞之而得名,是昭通市民间较有特色和影响力的传统祭祀舞蹈之一,舞姿朴素,节奏鲜明,主要流传于昭阳区、永善县、大关县等县(区)汉族居住的农村,具有“以乐致哀、虽悲尤喜”的特殊功能,其舞蹈形式与文化内涵和昭通先民的生死观念有着密切联系,集传统性、实用性、艺术性、观赏性、娱乐性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2006年,“四筒鼓舞”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2021年,“四筒鼓舞”正式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周雄 摄 )


(资料图)

伴随“白事”而存在的传统习俗

民国《昭通志稿》中赫然有载:“四筒鼓,形长,削木为之,两头蒙以皮,多丧礼用之,以为跳舞。”《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记:“昭通市乐居坪子乡陈氏家族,明朝时从南京迁云南昭通定居,至今十四代。康熙二年(1664年)九月建家祠时,就有四筒鼓置于祠堂内。”通过以上这些文字记载,可以此推测四筒鼓舞或许是在明代随移民流入昭通,至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周雄 摄 )

除了史料记载,昭通民间也有几种传说涉及到“四筒鼓舞”的起源,虽然根据显得不够充分,但却有一个共同之处:强调老人去世应该热热闹闹送上山安埋。在外地人看来,“四筒鼓舞”声音浑厚洪亮、节奏欢快明朗,形式古朴简约、气氛十分热烈,似乎与丧礼中应有的悲伤凝重的气氛极不协调,让人很不理解,更琢磨不透,然而正是这种伴随“白事”而存在的传统习俗,却将昭通民间丧礼中“四筒鼓舞”与众不同的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熊伟 摄)

在演化和传承中独具地方特色

每一种成熟舞蹈,都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形成个性和特色,需要从表演实践中不断总结、升华。历经几百年风雨沧桑的“四筒鼓舞”,在一代又一代传承中保持地方特色,至今仍保持着其顽强的生命力。

(周雄 摄)

据昭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杨志坤介绍,“四筒鼓舞”的基本动作源于汉族生产生活,因流行地区不同而不同。流行于山区的“四筒鼓舞”,动作特点为高桩、弯腰、低头、顺拐,脱胎于山区农民生产劳动时的姿态。流行于二半山区的“四筒鼓舞”,矮桩、直腰、顺拐、平视。流行于城郊区的“四筒鼓舞”则提胯、甩脚、扭腰、甩头,显然吸收了花灯、腰鼓等外来舞蹈成分。尽管有所差异,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惟妙惟肖模仿人们劳动、动物和植物,有的以形传意、有的神情兼备,其舞蹈丰富多彩,有近百种套路,多为动物游戏型,技巧表现型。常见的有:“小牛擦背”“公羊打架”“猴子捞月”“喜鹊登枝”“蚯鳝滚沙”“新人坐轿”“苫竹盘根”“仙鹅抱蛋”“老羊挥痒”“二龙抢宝”等,上一个套路与下一个套路,用“攒鼓”过渡。在什么场合跳那些套路没有定格,主要视当时的环境条件和舞者的体力而定,通常每个鼓舞队均能演跳二三十个套路,完整的套路组合形成了丰富的单人舞、双人舞、三人舞、四人舞和集体舞,再加上音乐节奏热烈鲜明,舞步原始古朴、粗犷有力、铿锵沉稳、潇洒豪放,极富独特的个性色彩,具有较高研究价值。

(周雄 摄)

让“国字号”名录焕发新光彩

任何文化艺术的产生、发展、演化,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更需要的是兼容并举、去粗取精、吸收众家所长。近年来,“四筒鼓舞”在发展中发生变化,除增加了镲、钹、彩锣等,其舞蹈节奏、动作也由舞者心领神会的默契,变成由持锣者指挥,增加了形式感,丰富了表演,同时也保留了传统“四筒鼓舞”粗犷、朴拙的乡土神韵。

(宋贤安 摄)

在时代的发展中,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四筒鼓舞”也出现在了喜事场合。如今,“四筒鼓舞”已经成为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一种民风民俗,在喜庆节日里和各种比赛活动中跳得更多一些。

为擦亮这块“国字号”非遗名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特别是文化和旅游部门组建后,昭通市文旅系统牢牢抓住高质量融合发展主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思路,以东西部对口协作为契机,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科学谋划非遗保护工作,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线上线下两轮驱动,创新融合两翼齐飞,实现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融合共生,让“四筒鼓舞”这一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民间传统舞蹈绽放新光彩、焕发新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群英汇》昭通专场节目在CCTV3综艺频道隆重上演,由昭通市基层文艺团队表演的“四筒鼓舞”《乌蒙鼓魂》大放异彩,以其粗犷大气、动人心魄的鼓声,变化万千、独具魅力的造型,古朴多样、形式奇特的编排,展现出乌蒙山乡一幅雄浑磅礴的动态写意画,赢得现场业内专家的高度认可和全国观众的广泛好评。

(宋兴菊 摄)

把古老传统舞蹈技艺发扬光大

今年88岁的孟文富,是昭阳区洒渔乡巡龙村村民,也是省级非遗项目“四筒鼓舞”代表性传承人。在他家有一间屋子专门存放“四筒鼓舞”表演所需的道具和乐器。一提到经典的“四筒鼓舞”套路,孟老便开始现场比划。

(省级传承人孟文富指导带徒)

孟文富从小随同自己的表哥学习跳“四筒鼓舞”,继承了原汁原味的“四筒鼓舞”,20岁时独自组建了一支四筒鼓舞队,活跃在昭阳区境内和周边地区,现在他依然精神爽朗、步履矫健。当聊起“四筒鼓舞”,孟文富总能侃侃而谈:“我们这里的‘四筒鼓舞’以前是在丧葬时跳的,不清楚这鼓舞是从何时出现的,只知道以前就有。这舞我跳了60多年,是祖辈一代代传下来的。这些年,我通过刻苦学习、研究与交流,已熟练掌握‘四筒鼓舞’所有套路,而这些套路都靠上辈人对下辈人的口耳相传,没有严格意义的师承关系,人人都可以学。过去,哪家凡遇‘白事’,主人都会邀请我们四筒鼓舞队前去表演,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加之乐声高亢激烈,所以极容易活跃现场气氛。”

(周雄 摄)

现如今,孟文富一家倾心于“四筒鼓舞”,不但自家做出了名气,还传承技艺、倾囊相授,带动更多人参与。他说:“‘四筒鼓舞’是昭通独有的一种汉族传统文化,如果不教给别人的话就会失传。现在,来我这里学‘四筒鼓舞’的有三四十人。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进来,让这一门古老的传统舞蹈技艺在传承中发扬光大。”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何雨珍 通讯员 黄桦 文

部分图片由昭通市昭阳区文化和旅游局提供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发扬光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