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来中国虎文化之乡——双柏 一起“玩火”“火火”欢歌②丨沉浸火之盛典
千百年前,彝族先民利用“立杆侧影”,制定了“一年十月五季、一月36天、留下五天过年日”的历法,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彝族十月太阳历。彝族人根据北斗星斗柄南北变化来定寒暑,因此就有了火把节和十月年。火把节古代又称为“星回节”。按通例,“星回于天”在腊月岁终,但早年西南民族中有以伏为腊之俗,他们以北斗柄下指与上指来划分伏腊,从这种“斗柄指向”意义上说,腊“星回”,伏亦“星回”,故有“六月二十四日为年”的彝族习俗。同时,据彝族太阳历的说法,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太阳在运行轨道上最正的一天,正午时太阳射到人身上看不到自己的影子,所以把这一天当作喜庆的日子。但在双柏县李方村、者柯哨、秧田箐、大庄马栗树等地的罗婺人习俗中,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喜鹊姑娘避难日,不起火、不唱歌跳舞。所以彝族罗婺支系的火把节从六月二十三日开始,一直持续到六月二十八日。
彝族是火的民族,彝族人民是火的子孙,在双柏这片有悠久历史、古老文化、神奇传说的土地上,保留着最古朴、最浓烈、最独特的文化传统,彝族人民崇拜火,因为火是生命的象征。这里的彝族祖祖辈辈崇火、尚火、恋火,认为火是生命的起点,火也是生命的终结。火代表热情、象征吉祥、寄予希望。火为人类带来了黑夜中的温暖和光明,而对于崇尚火文化的彝族来说,燃烧的火焰有着美好的含义。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彝族火把节将如期而至。火把节当天,在双柏彝族聚居的许多村寨,白天,各家各户祭祖、祭火神、祭农神、祈福消灾。夜晚,人们手持火把相互赠与祝福,围着熊熊燃烧的火堆载歌载舞。这一天,有火燃烧的地方,就有着祝福与希望。
【资料图】
除彝族罗婺支系外,双柏的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第一天为“都载”,意为迎火。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打牛宰羊杀猪,以酒肉迎接火神,祭祖,妇女还要赶制荞馍、糌粑面,在外的人都要回家吃团圆饭,一起围着火塘喝自酿的酒,吃坨坨肉,共同分享欢乐和幸福。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打燧石火钻木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由家庭老人从火塘里接点用蒿杆扎成的火把,让儿孙们从老人手里接过火把,先照遍屋里的每个角落,再田边地角、漫山遍野地走过来,用火光来驱除病魔灾难。最后集聚在山坡上,游玩火把,唱歌跳舞,做各种游戏。
火把节第二天为“都格”,意为跳火、颂火、赞火,是火把节的高潮。天刚亮,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带上煮熟的坨坨肉、荞馍,聚集在祭台圣火下,参加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一起,组织打跳、斗牛等活动。姑娘小伙们身着美丽的衣裳,跳起欢快的舞蹈。当傍晚来临的时候,上千上万的火把,形成一条条的火龙,从四面八方涌向同一的地方,最后形成无数的篝火,烧红天空。人们围着篝火尽情地跳啊唱啊,一直闹到深夜,场面盛大,喜气浓烈,因此享有“东方狂欢节”的美誉。当篝火要熄灭的时候,一对对有情男女青年悄然走进山坡,走进树丛,互对山歌,倾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彝族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的第三天,彝语叫“朵哈”或“都沙”,意思是送火。这是整个彝族火把节的尾声。这天夜幕降临时,祭过火神吃毕晚饭,各家各户陆续点燃火把,手持火把,走到约定的地方,聚在一起,搭设祭火台,举行送火仪式,念经祈祷火神,祈求祖先和菩萨,赐给子孙安康和幸福,赐给人间丰收和欢乐。人们舞着火把念唱祝词,“烧死瘟疫,烧死饥饿,烧死病魔,烧出安乐丰收年”,以祈求家宅平安、六畜兴旺。这时还要带着第一天宰杀的鸡翅鸡羽等一起焚烧,象征邪恶的精灵和病魔瘟神也随之焚毁了。然后找一块较大的石头,把点燃的火把、鸡毛等一起压在石头下面,喻示压住魔鬼,保全家人丁兴旺,五谷丰登,牛羊肥壮。最后,山上山下各村各寨游龙似的火把聚在一起,燃成一堆大篝火,以示众人团结一心,共同防御自然灾害。
火把节在彝语中称为“都则”,即“祭火”的意思,而祭火大典也是每年彝族火把节最重要的一项仪式。在大典上,由彝族的“毕摩”诵读经文,经过引火、请火、送火的仪式,完成祈福活动。毕摩是一种音译,代表着彝族中的知识分子,是彝族文化的传播者,在祭火大典上负责主持整个祭火仪式。
双柏彝族的祭火仪式,一般在晚上进行。夜幕降临,随着铜铃声响起,祭火大典仪式正式开始。主持毕摩开始念诵彝文经书,先祭天地、祭太阳,迎接新火神,祈求火神赐予人们火种,造福人间众生。毕摩们用原始的钻木取火方式获得火种,随着缕缕青烟升起,毕摩点燃了象征吉祥、丰收、幸福的火把。德高望重的彝族毕摩在预先选定搭建好的祭台上,诵起古老的经书,感谢“火神”赐予火种,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取火(迎火)完成后,便是跳火。由十几个青年男性组成的大锣笙队围着祭台跳民间傩舞《大锣笙》,他们左手提锣于腹部处,右手拿锣锤,锤头向下,锣锤用杂布拥包,外用猪、羊的尿脖套住。跳锣者持锣一边击,一边围圆而舞。先击锣,锣声宏亮,吓鬼怪,壮人胆,击锣后,腰一弯,小心地捂住锣表现敲锣人既要吓跑鬼怪,又害怕鬼怪的矛盾心理,跳锣队的舞步由慢而快,锣声也随之急促,围圆跳结束后,队形变换为“纵步跳”,再接“龙摆尾”队形,“穿花”队形。每一部分多次反复。最后,舞者分成数组,各由八面大锣开道,逐户笙歌,舞火把驱邪除祸,祝家事顺、样样好、生活吉祥幸福。
送火环节是整个祭火大典的尾声,毕摩们手持火把,举行送火仪式,念经祈祷火神,祈求祖先和菩萨,赐给子孙安康和幸福,赐给人间丰收和欢乐。人们舞着火把念唱祝词,“烧死瘟疫,烧死饥饿,烧死病魔,烧出安乐丰收年”以祈求家宅平安、六畜兴旺。送火时,当地的民间艺人还会进行“叼火犁、踩火犁”表演,祭火时,人们在火塘里提前烧着几把犁头,老毕摩诵完经后,从篝火里挑起一个滚烫的火犁放在地上。彝族民间艺人们围着篝火跳上一圈,依次用光脚板踩踏冒着烟的火犁,用牙齿把火红的犁头叼起来,走动展示之后放下去。这时毕摩老毕又再次挑起来,民间艺人们接着用舌头去舔滚烫的火犁。这个场面最为惊心动魄。踩、舔火犁结束,跳笙队伍继续围着一堆火跳圆圈,女的在里边唱“啊伯嘞”(用彝语演唱的一种原始生态彝族民歌),跳开后又跳拢,最后从火上跳过去。之后,送火神归山。由毕摩手执火把领路,跳锣者鸣锣,随后,向山上走去……
火崇拜既体现了彝族人敬畏自然
敬畏祖先的朴实之情
又表达了彝族人祈求丰年
赶走厄运的美好愿望
以“祭火”为主要内容的火文化
彰显出彝族文化的特质与艺术风貌
代表了一个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激励着一代代彝家儿女奋发图强
紧跟时代步伐创造美好生活
来源 双柏发布
关键词:
相关阅读
-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来中国虎文化之乡...
千百年前,彝族先民利用“立杆侧影”,制定了“一年十月五季、一月3... -
传承紫陶文化 弘扬工匠精神 建水县80...
近期,2023年建水县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陶瓷拉坯成型技能竞赛暨陶瓷设计大 -
汽车客运站如何转型发展?多部门这样部署
交通运输部等11个部门和单位近日联合印发通知,就推进汽车客运站转型发 -
文化行业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
近日,文化行业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已 -
东航C919大型客机首次“双机运营”沪蓉快线
4日,东航已经接收的2架C919国产大飞机首次开启“双机商业运营”,... -
2023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学费多...
2023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学费通常为29000元 学年,具体各专业收 -
曼恩上半年业绩公布:销量与经营业绩大...
曼恩上半年业绩公布:销量与经营业绩大幅增长 -
华为Mate 60可期:开机就是HarmonyOS 4
华为Mate60可期:开机就是HarmonyOS4 -
为躲避“电子警察”抓拍 三亚一男子用...
三亚一男子用抹布遮挡车牌被处罚。三亚交警供图。发现情况后,三亚交警 -
逐梦丨“我的目标就是让我们国家的导弹...
点击看视频第七集《勇当军事变革的先锋》,选取空军航空兵某团探索未来 -
反转了?韩国室温超导团队要求下架论文...
8月2日,CNMO注意到,韩国室温超导研究团队的一名成员李硕裴近日在接受 -
2023钱塘江大潮观潮点地图(附潮汐观赏...
2023钱塘江大潮观潮点地图钱塘江的秋潮比其他地方的秋潮更壮观,是与杭 -
开立医疗公益行走进百色 助力基层医疗...
百色市,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部地区,地处云南、广西、贵州三省( -
王治郅要重新出山,马布里要加入江苏队...
王治郅要重新出山,马布里要加入江苏队,输给台湾队王芳面临背锅,陈磊, -
今日港股行情投行追踪:大和:维持药明...
高盛:维持汇丰控股(00005)“买入”评级目标价升至84港元高盛发布... -
4岁智商110是什么水平(智商110是什么水平)
目前关于大家提出的智商110是什么水平这个问题,大家都希望能够得到一 -
美兰区养护院哪家好?美兰区养护院一览表
1、海口市普亲第二老年养护院海口市普亲第二老年养护院坐落于新埠岛新 -
单反数码相机是什么数码相机的简称(什...
目前关于大家提出的什么叫单反数码相机这个问题,大家都希望能够得到一 -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实验现象
焦炭还原实验的反应机理焦炭还原实验是一种常用的金属冶炼和提纯实验方 -
韩国团队要求下架论文,优秀选手卖出室...
粉丝朋友们,周三上午,室温超导概念股一些个股涨停,如国缆检测、中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