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旅游 >

热点在线丨【大象“大咖秀”第一期】让世界关注云南大象的“短鼻家族”

2022-12-15 18:37:15    来源:文旅头条

要问云南大象界的“大咖”都有谁,“短鼻家族”可以说是当之无愧,它们的北上南归之旅引发全球“追象”热潮,也将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会议举办地的云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果展现在世人眼前。当前,COP15第二阶段会议还在继续,不妨再次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一下这个名气响当当的家族。

“短鼻家族”睡觉画面圈粉无数(2021年6月24日摄)。新华网发(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供图)

“短鼻家族”名字的由来


(资料图片)

早在“短鼻家族”扬名世界前,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所所长、正高级工程师沈庆仲就已与它们相识。

“当时我们在野象谷监测到一头特别的小象,那时候它应该不到2岁。”沈庆仲回忆起与“短鼻家族”的初次相见,还是在2007年初,之所以说这头小象特别,是因为它的鼻子比其他大象短一些,因此为它取名“短鼻”,它所在的家族也因为这一明显区别于其他象的特征而得名。

比其他象鼻短一些的“小短鼻”(资料图)。新华网发(西双版纳野象谷 供图)

当时的“短鼻家族”仅有5、6名成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家族也不断壮大,发展至现在的10余头,但“短鼻”依然是其中“最靓的仔”。沈庆仲介绍,除了外表上的特征,“短鼻”的性格也很特别。在“短鼻”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监测可以发现家族成员对它非常宠爱,因此它的性格也比其他母象调皮一些。除了与自己的家族成员一起活动,“短鼻”有时也会去其他家族“串门”,而且与它们的关系也很融洽。这便是备受宠爱、有些调皮、“象缘”极好的“短鼻”。

“短鼻家族”出现在野象谷(2022年2月6日摄)。新华网发(西双版纳州林业和草原局 供图)

勇敢、聪明、有爱的“短鼻家族”

在象群北上南归的过程中,总有人忍不住赞叹它们的勇敢,但在沈庆仲等与它们有更深入接触的人看来,用勇敢来形容“短鼻家族”还远远不够,这也是个充满智慧且有爱的象群。

沈庆仲在监测“短鼻家族”(资料图)。新华网发(沈庆仲 供图)

在2021年北上南归的过程中,沈庆仲作为专家组的一员参与其中,主要负责分析研判象群的情况、活动路径及方向等,并进行科学的指导和引导。说起“短鼻家族”的勇敢,他深有感触,尤其是在象群走过元江大桥,回归适宜栖息地那一天。“桥下是滚滚的水流,声音非常大,它们敢过去吗?”这是沈庆仲和同事们十分担心的,甚至还考虑了多套方案,结果那一天,象群从容淡定地走过大桥,踏上了回家的路。

除此之外,沈庆仲还发现,象群也会自主选择更为快捷的路线,例如在走过元江大桥后,象群还要通过海拔高、气候较为恶劣的大风垭口,沈庆仲等人想引导象群从来时的路回去,但象群却选择了一条捷径,它们2021年8月8日走过元江大桥,8月12日便翻过大风垭口到达了墨江,这个聪明的家族用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向家的方向前进。

“短鼻家族”北上南归途中留下的影像(2021年7月17日摄)。新华网发(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 供图)

它们的有爱更是不言而喻,小象睡觉大象在一旁守护的画面一度刷屏网络;新生小象过水沟时,大象在身后鼓励、守护;无论走到哪里,小象总是被包围在中间,一路上努力护它们周全……

让世界看到更多关于云南大象的故事

一段北上南归之旅,让世人认识了“短鼻家族”,关注到了云南大象。其实除了“短鼻家族”,还有许许多多关于大象的鲜活故事在云南这片土地上书写着。

“短鼻家族”添新丁(2022年2月6日摄)。新华网发(西双版纳州林业和草原局 供图)

沈庆仲1990年开始与大象打交道,但是在他的记忆中,从前要看到大象是很难的。随着野象谷的建立以及一系列保护措施的落地,为他们观察、研究大象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与机会。以“短鼻家族”为例,在北上南归以前,它们长期活动于野象谷周边,也是在这里,工作人员开始认识、了解它们。

“短鼻家族”出现在野象谷(2022年2月6日摄)。新华网发(西双版纳州林业和草原局 供图)

同样常年活动于野象谷周边的,还有脾气有些暴躁的“小缺耳朵家族”、傲娇的“然然家族”、友好的“大缺耳朵家族”,还有威严的象王“大排牙”,神秘的“秋识”,会带孩子的“垂肉脖”……这些家族或独象的名字有的可爱、有的文艺、有的则是朴实的云南方言,便于工作人员区分,也便于更多人了解大象,在它们背后还有着一个个为人所不知的故事。

此后,大象“大咖秀”栏目将把这些故事带给喜爱大象的“象友”们,让大家通过它们更深入地了解、认识云南大象。

来源 新华网客户端

关键词: 西双版纳州 西双版纳 生物多样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