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旅游 >

赛装节带来的山乡巨变

2023-02-04 05:50:34    来源:文旅头条

精彩纷呈的赛装节背后是深厚的彝绣文化。永仁县的彝族刺绣起源悠久,传承发展迄今已有1350多年的历史,“千年彝绣”是永仁县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靓丽名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永仁县紧紧抓住历届赛装文化节这一重要契机,将发展彝族刺绣产业同弘扬彝族文化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打响永仁彝族赛装节、彝族刺绣品牌,引导了永仁人民走向致富之路。随着不断挖掘弘扬传承赛装文化,彝绣产业也得到了积极地发展,也为山乡带来了巨变。

从农家妇女到创业带头人

41岁的起琼翠就是变化中的一抹亮色。她是永仁县当地的彝绣艺人,自幼跟随母亲、奶奶及村寨里的彝族刺绣艺人精心学习,在多年的学习和实践中练就了独特的彝族刺绣和彝族服装设计制作技能技巧。她把样品设计、刺绣的技能技巧传授给当地的绣娘们,然后把直苴的刺绣作品收集到一起后进行改良加工,借助中和、莲池、猛虎等乡镇刺绣合作社的合作,将绣娘们制作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衣服远销在外。

除了刺绣之外,起琼翠还积极组织各族群众开展各项团体活动。她组织直苴村老老少少35名绣女在永仁直苴彝族赛装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技艺,现场刺绣比赛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18年,在中和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帮助下,起琼翠带头成立了“永仁彝山红刺绣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起琼翠积极通过各种渠道对社员们进行统一技术培训和市场链接,从而进一步拓宽了彝绣发展的路子。合作社成员在党委政府关心、扶持下,多次到外地学习、参观、培训。通过合作社,起琼翠还经常带着会员们到处去找订单,找销路,找市场,订单拿到手之后她第一时间将其分配到社员手中,等社员和绣娘们有了产品之后做二次回收,再通过电商、快手等网络平台销售出去,现在合作社产品大多数直接或间接销往楚雄州各县各地,年总收入近百万。

自2018年以来,在起琼翠无偿地传授和带动下,目前已有上千多名当地绣娘在学习刺绣。据她介绍,当地很多妇女,白天工作或务农,但晚上都纷纷学习此项技艺,因为对广大妇女群众来说有收入就会很开心。

渐渐地,随着越来越多绣娘的加入,永仁的刺绣产业正在悄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小节庆撬动大产业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对线上赛装节的不断打响,四川攀枝花、成都、昆明等多地的游客群众也纷纷前来参加节日活动,人数由过去五六千人发展到数万人,赛装节成功地打响了永仁县彝绣的知名度,彝族刺绣文化也得到了多角度、多方位的传播与传承。

走进永仁彝绣一条街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阳光永仁·彝绣文化创意产业园,美丽的彝族服饰引流人潮。据了解,目前园区集聚了彝族刺绣省级非遗传承人1人、州级非遗传承人3人、县级非遗传承人3人,集彝绣传承、展示、生产、销售、设计于一体。据初步统计,2022年园区实现彝绣产业增加值1700万元。

此外,全县还发展有彝绣产业协会1个,正常生产经营的彝绣企业10户、个体工商户68户、专业合作社6个,有绣娘2713人,形成了“园区+企业+协会(合作社)+绣娘”的彝绣产业发展模式,2022年永仁县彝绣产业实现增加值3300万元,彝绣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和群众增收、促进民族团结、推动文旅发展的特色产业。

未来,在重视彝绣的传承和保护下,永仁县将继续加大整合州内县内培训资源,借助实施“玫琳凯”促进女性参与文化产业发展项目的机遇,加大刺绣技能培训,提高绣品的价值,拓宽致富之路。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字童 文

江蕊先 图

来源 永仁县融媒体中心

关键词: 彝族刺绣 专业合作社 也得到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