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旅游 >

环球精选!“老中医”精神让滇南琼玉熠熠生辉

2023-02-08 17:40:08    来源:文旅头条

建水紫陶素有“滇南琼玉”之美誉,在时间的积淀下,紫陶文化的浓厚底蕴日渐凸显,为异彩纷呈的中国陶文化增添了一抹华彩。建水紫陶文化为何能够生生不息、经久不衰?紫陶艺人徐荣洪说,“那就是坚守与传承”。

作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徐荣洪用40余载如一日的坚守,诠释了紫陶工艺的古朴、精美与致密。


(资料图片)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徐荣洪作为徐家窑第五代制陶艺人,于他而言,从事紫陶工作需要有一股强劲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撑,他把这种力量比喻成“老中医”精神,那就是在塑形制陶中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在传道授业中逊志时敏、不落窠臼。带着这一种精神,他对紫陶工艺潜心研究,成了少有的掌握各项工艺流程的全栈陶艺人。

工艺改良,文化与传承同在

在过去,紫陶烧制阶段主要依赖于龙窑和柴窑,此工艺下的烧制过程较为耗时、耗力,且成品率不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紫陶的生产效率。鉴于此,徐荣洪专门考察了当时最先进的制陶工艺,花了不少资金和精力引进了江西景德镇的梭式窑炉(俗称气窑)。

梭式窑炉,属于间歇式窑炉,既可满足连续化大生产,又能用于小规模间断性生产。其采用了高速调温烧嘴,在整个烧制过程中,燃烧产物的对流传热速率得到了极大提高。气窑的引进,使得私人作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建水紫陶的制陶工艺因而产生了质的飞跃。

形式多变,古韵与创意并存

在紫陶生产初期,无论是陶器本身还是印刻在上面的图文,均表现为单一的款式。到了后期,人们开始追求富于变化的器型和色彩,于是在艺术表现上,陶艺师开始尝试融入更精细的雕刻工艺,如紫陶上雕刻的浮雕、仿生、刻填等方法。

说到陶器的色彩,不得不提“窑变”。每一个陶器都需要经历一番“浴火重生”后,才能得到最终的色彩,这个过程就会产生“窑变”。所谓“窑变”,是指陶器在烧制过程中,由于窑内温度较高而产生了一种化学反应,从而在开窑后得到了意外的新奇颜色和花样。

这种化学反应在后来成了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在建水紫陶上就可以看到这样的款式。虽然它是一种随机效果,但陶艺师对火焰的把控力度直接影响了成品的质量,只有色泽饱满、过渡自然的紫陶,才是真正的“窑变”。因此,一些上乘的“窑变”作品,可以称得上是孤品、绝品。

梅兰竹菊,诗词和绘画共生

子曰:“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并见,情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辞也。”孔子提出的“比德说”开启了世人对自然美的注意,其中“梅兰竹菊”的外观与生长环境代表了不同的君子精神,因此,他们就成为中国文人“比德”的象征。

“梅兰竹菊”与诗书相互赋能,在建水紫陶的装饰上扮演了不容小觑的作用。一件好的紫陶艺术品,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如果说巧夺天工的塑形技术给予了紫陶“血肉”,那么装饰在器身之上的书画作品就赋予了紫陶“灵魂”。

一件紫陶作品有没有审美价值,用徐荣洪的话说,就是要“吃透艺术、历史和古人的创作精神”。古往今来,人们用书画艺术创造了自己的自由世界,笔墨之下,挥洒的是山河之美、人文之美和传统之美。撇开陶艺师的身份,他们就是一群对人文历史有着自己独到见解的文人墨客。精美的陶器上,烙印着每一位陶艺师对生活的态度。

时间的积淀是文化传承的必经之路,保留自身血肉的同时又能兼收并蓄,是建水紫陶的魅力所在。陶艺师坚守多年的“老中医精神”,淬炼出独到的眼光、精湛的手法和犀利的审美,让建水紫陶得以千古流芳。

来源 建水县融媒体中心

关键词: 梅兰竹菊 化学反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