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旅游 >

普洱澜沧:“三色”共绘乡村文化振兴新画卷

2023-07-05 18:49:46    来源:文旅头条

近年来,普洱市澜沧县打造多元服务阵地,深挖民族文化资源、激活非遗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资源,大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擦亮“底色”、增强“亮色”、增添“成色”,形成覆盖全面的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三色”共绘乡村文化振兴新画卷。


(相关资料图)

深挖民族文化资源,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澜沧县酒井乡老达保村民小组充分发挥拉祜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以及老达保人擅长吉他弹唱的歌舞优势,先后成立了以拉祜族歌舞表演为主题特色的民族民间“雅厄”艺术团表演队、民族民间原生态组合“达保五兄弟”、民族民间原生态组合达保姐妹,并在2013年成立了普洱市第一家由农民自发、自创的演艺有限公司——澜沧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

(老达保原生态实景演出)

通过整合拉祜族特色文化鲜明的芦笙舞、摆舞以及《快乐拉祜》《婚誓》《实在舍不得》等经典歌曲,创作了芦笙歌舞系列83套、摆舞系列99套、民间歌曲100余首,组织老达保快乐拉祜原生态实景演出,受到了广大游客和媒体好评。演艺公司成立至今,就地演出930余场次,接待游客15.3万余人次,演艺人员年人均分红达1.98万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99.66万元。

激活非遗文化资源,增强乡村振兴“亮色”

澜沧县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项、省级14项、市级39项,国家级传承人3人、省级传承人19人、市级传承人85人,省级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3个,省级非遗工坊1个、县级非遗工坊2个。景迈山茶林文化景区,以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显著的保护利用民间文化遗产成效,被列为首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

景迈山较完整地保留了优秀民族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集中、内容丰富。目前,景迈山有省级非遗项目4项(山康茶祖节、芒景布朗族生态文化保护区、景迈山传统手工制茶技艺、布朗族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市级非遗项目2项(布朗族种茶传说、布朗族传统舞蹈),县级非遗项目1项(景迈山茶膏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1人,市级传承人4人,县级传承人7人。

(景迈山传统手工制茶技艺)

丰富文化产业资源,增添乡村振兴“成色”

近年来,澜沧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文化优势”转化成“产业胜势”。目前,澜沧县共有县级文化馆1个、县级图书馆1个、县级博物馆1个、乡(镇)综合文化服务站20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64个,覆盖率达99%。完成18个乡镇文化传习馆建设;完成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县级总馆1个,乡镇分馆20个,村(社区)服务点165个;完成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县级总馆1个,乡镇分馆20个,村(社区)服务点165个。

(澜沧县博物馆)

2022年,由澜沧县人民政府推荐的《传统文化赋能 让茶马古村“火”起来》获评云南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乡村文化建设典型案例。大歇场村民小组以“文化赋能,振兴乡村”的方式将传统民居、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文创艺术相融合,走出了一条依托农民画、绝版木刻、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休闲体验、特色餐饮、乡村博物馆为亮点的乡村旅游新路子。大歇场现有民宿12家,农家乐6家,旅游高峰期,大歇场每天接待游客达到3000多人,逐步将“文化优势”转化成“产业胜势”。

(糯扎渡镇大歇场绝版木刻)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朱正 通讯员 罗正彬 文

澜沧县文化和旅游局、胡禹杰、邓斌 供图

关键词:

相关阅读